秦始皇人物传记——七、秦朝的残暴统治


Warning: strpos(): Empty needle in /www/wwwroot/daoh.cn/wordpress/wp-content/themes/onenav/inc/inc.php on line 2602

七、秦朝的残暴统治

秦始皇毕竟是剥削阶级的代表,毕竟是封建帝王。他随着统一事业的完成,随着政权的暂时稳定,阶级本性很快暴露出来。他独断专行,穷侈极欲,好大喜功,滥兴徭役,横征暴敛,峻法严刑。十年之中,弄得民穷财尽,海内虚耗,天下骚然,危机四伏。一片灿烂阳光,化为满天凄风苦雨!

一、建阿房宫。秦始皇早在兼并六国的过程中,为了把国都咸阳建筑得宏伟壮观,也为了表现吞并六国的气势,每攻下一国,便叫人把这国宫殿绘成图样,在咸阳仿造。其后又不断营造离宫别馆,在咸阳周围二百里内一共建了二百七十座宫殿。这些宫殿之间都有复道(空中天桥)、甬道(道路两旁筑有高墙)相连。在咸阳以外,那就更多了。“关中计官三百,关外四百余”,而规模最大,名声最响的还是阿房宫。

公元前二一二年,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太多,先王官殿太小,因而,决定在渭南上林苑中营建朝宫。这座朝官的设计,规模十分宏大,必须分期完成。第一期工程先造前殿。单是这座前殿,规模也就足以惊人。东西宽五百步(约合今七百米),南北长五十丈(约合今一百一十五米),上面可以就坐万人,下面可以竖立五丈旗,周围架设阁道,从殿前直抵南山(终南山),在南山顶上建筑一对官阙。在殿后又造复道,通过渭河大桥,连接咸阳宫殿。说是象征上帝从天极(即上帝所居的北斗星)阁道渡过银河,直到营室(星座名)。宫殿门前排列着早就铸好的十二个“金人”。殿门是用磁石做成的,防止刺客携带兵器入宫。宫外筑有高墙,名叫阿城。没有等到朝宫全部建成,秦始皇就与世长辞了。后人因这座前殿屋檐蜷曲,形似山阿,便把它叫做阿房宫。

二、挖骊山墓。秦始皇刚即位,就开始穿凿骊山。统一中国后,更征发全国刑徒七十万人进行大规模地挖造。墓址靠近骊山北麓,在今临潼县东十五里。墓室周围七百步(约合今九百八十米),墓底极深,灌铜以锢泉水。墓室顶部,画日月星辰之象。墓室底部,作四渎、百川、五岳、九洲之势。以水银为泉,以鱼膏为烛。宫观百官,奇器珍宝,银雁金蚕,布满其中。

现在骊山墓(始皇陵)的部分陪葬坑已被发掘,其中最大的是一号兵马俑坑,在骊山墓外城东边一二二五米处。一九七九年建成一座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。它是秦始皇奢侈浪费的实物见证,也是秦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。

三、求不死药。秦始皇明知人生必有一死,但他仍然顽固地抗拒自然法则,力求长生不者,希望永远享受帝王生活。当时有一部分人从事方术活动,他们自吹懂得占星术(观天象变化而知吉凶)、致鬼神(沟通人神之间的来往)、找仙药(人服了不死)等特殊技能。这些方士掌握秦始皇的心理,投其所好,进行诈骗。公元前二一九年,秦始皇第二次巡视到达东海之滨,齐人徐市(福)等乘机上书,说海中有三座神山,名叫莲莱、方丈、瀛洲,上面住着仙人。并请求秦始皇给他们一批童男童女,入海求仙。公元前二一五年,秦始皇第四次巡视到达碣石,派遣燕人卢生去寻找传说中的羡门、高誓等仙人。又派韩终、侯公石生去求仙人不死之药。可是,直到公元前二一二年,仙人、仙药还是杳无踪影。卢生等人为了掩饰自己的骗术、便诡称有恶物妨害着“真人”的来临,要秦始皇行踪保密不让人们知道。秦始皇一心想做“真人”,就听从了这个诡计。从此以后,群臣莫知所在。如有重大事件,一律要到咸阳宫等候。

可是,“真人”终究不来临,“仙药”也终究找不到。于是,方士们便设计脱身了。他们说,秦始皇太残暴、太贪于权势,所以“真人”不来,也不能替他寻找仙药。方士们狠狠把秦始皇骂了一通,便蜜之大吉,由此引起了一场坑儒惨案。

秦始皇为了寻求不死药,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力和钱财,再受骗,终不反悔,主要就是因为他一心想永远独占中国,永远过着穷奢极侈的帝王生活。

以上三项举动—一建宫殿,造坟墓,求仙药,已经浪费了大量人力、物力再加上北击匈奴,南征百越,筑长城,开灵渠人力物力的耗费就更是无法计算了。

有人估计,秦始皇统一全国时,全国人口大约有两千万,而以上几项兵役和徭役就占去二百二十万(筑长城五十万,成五岭五十万,建阿房宫和造骊山墓共七十万,守边疆三十万,其他杂役二十万),占总人口百分之十一。这还不包括大量的转运劳动力在内。而且应征兵役和徭役的都是青壮年。《汉书》记载:秦朝“力役,三十倍于古”,可见其繁重程度。

秦朝的军政开支,以及皇帝的大量浪费,最后都压在入民头上。秦朝的正税有两种,一是土地税(田租),二是人头税(口赋)。土地税征收粮食和刍稟,人头税征收铜钱。史书记载,秦朝“田租口赋,盐铁之利,二十倍于古”。一家收入,三分之二要缴纳赋税。当时有人形容秦朝收税是“头会箕敛”,意思是说按人头征税,用畚箕聚敛,可见剥削是多么残酷。

力役繁多,赋税困重,人民负担不了,自然要起来抵抗。秦始皇便采取严刑峻法进行镇压。秦朝的刑法繁多而残暴。

繁多的徭役,困重的租税,严酷的刑罚,一天天把广大人民逼上死路。当时的情况是:“男子疾耕不足于糟糠,女子纺织不足于盖形。终于“百姓散亡,……群盗并起。”事实正是这样,英布和彭越便是这些“群盗”中的两支。英布原为布衣,因为犯法,被罚为骊山刑徒,他忍受不了劳役之苦。彭越本是渔民,他忍受不了压迫和剥削。还有六国贵族,潜伏民间,积蓄力量,准备东山再起。

社会秩序动荡不安,政治形势日趋暗淡。秦始皇两次遇刺:一次是在公元前二一八年,秦始皇第三次巡视,在博浪沙(今河南原阳东南)遇到张良派遣的刺客。幸而刺客误中副车,始皇才得脱险。另一次在公元前二一六年,始皇打扮百姓模样,带着四个便衣武士,夜出巡游。在咸阳附近的蓝池遇到刺客,始皇惊险万分,结果刺客被武士们击毙。公元前二年,有一颗陨石落在东郡,有人就在陨石上刻了七个大字:“始皇帝死而地分”。为此,始皇下令严厉追查,但没有查出,结果只好把陨石附近的居民统统杀光。就在这年秋天,秦始皇的使者从关东回来,在华阴境内遇到一个陌生人,那人拦住使者,说:“今年祖龙死”(祖是始的意思,龙是皇帝的意思)。人民在咒骂秦政权,咒骂秦始皇了!西汉人贾山说:“秦皇帝身在之时,天下已坏矣。”这话完全符合实际。

秦始皇从诞生到逝世,整整度过了五十年生涯(公元前二五九—一公元前二一○年)。他十三岁继承王位,二十二岁亲自理政,三十九岁统一中国。他一生的活动对历史发生巨大影响的,是从二十二岁开始,直到生命结束,共有二十八年。在这二十八年之中,他建立了伟大功勋,也犯有严重过错。

他的功勋在于:消灭了割据混战的局面,奠定了统一集权封建国家的规模。他确实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。

自武王灭商,八百年间,中国历史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。特别到了战国时期,割据战争愈演愈烈,人民痛苦愈来愈深,严重地阻碍了社会发展。秦始皇在十年之中,削平了割据,实现了统一,扫除了社会发展的障碍,解脱了广大人民的痛苦,顺乎天,应乎人,立下了不朽功勋。

在完成统一大业的过程中,秦始皇的个人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:

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,迎合了广大人民的心愿。具体说,就是坚持了传统的法家政策。秦始皇的“勤劳本事,上农除末”是商鞅“困末作而利本事”政策的扩大。秦始皇的统法制、统一度量衡、统一货币、统一文字、统一教化,是商鞅统一法令和统一度量衡的继承和发展。秦始皇的推行郡县制和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,是商鞅推行县制和确立官僚组织的扩大实施。法家政策,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革命性。秦始皇坚持和发展这种政策,无疑对统一事业的完成起了巨大作用。

二、善于发现人才,大胆使用人才。秦始皇要实现兼并六国的雄心,就必须组织一个得力的班底。在这方面,他的眼光是相当敏锐的。尉缭初来秦国,只提了一项间谍工作的建议,便得到他的赏识,甚至分庭抗礼,衣食与共。而当尉缭发现他心毒手狠,准备逃亡时,他不但不责怪,反而坚决挽留,升为国尉。李斯出身低微,只因他对泰始皇谈了一通“灭诸侯,成帝业,为天下一统”的理想,便立刻受到重视,由侍郎而长史,由长史而客卿,由客卿而廷尉,由延尉而丞相。事实证明,尉缭和李斯在统一事业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。秦始皇如此善于发现人才,而且敢于大胆使用,对于加速统一事业的完成,也起了重要作用。

三、勇于改正错误。秦始皇虽说是天性刚戾,但只要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就能立刻改正。公元前二三七年,他一时听信了宗室大臣的谗言,下了一道《逐客令》。后来经过李斯进谏,说明利害,他便立刻收回成命。公元前二二四年,老将王翦和年轻将领李信在对楚战争使用兵力问题上发生争议,王翦主张用六十万,李信主张用二十万。秦始皇一时误信了李信的吹牛结果吃了败仗。秦始皇知道错了,亲自跑到王翦家里道歉,并请他领六十万大军灭楚,结果取得了最后胜利。这种知错必改的风格,在完成统一事业的过程中,也起了重要作用。

四、身体力行。统一事业是一项历史性的艰巨任务。作为一个领袖人物,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,没有身体力行的精神,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是不可能的。秦始皇确实具备了这种意志和精神。早在兼并六国的过程申,秦始皇就非常注重实地考察。每逢重要的战役或攻克重要的都城,常常亲自前往巡视。统一之后,国事繁多,公文山积。事无大小,都要亲自决断,各地文书,都要亲自处理。他给自已立下一条规矩:每天批阅公文不得少于一石(当时文书写在竹简上)。白天办不完,晚上继续处理。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,在历代帝王中是十分罕见的。为了巩固统一政权,他不辞劳苦,每隔一两年就要出巡一次,最后死在巡视途中。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,在历代帝王中也是少有的。这种意志和精神对于统一事业的完成也起了重大作用。

正因为秦始皇在完成统一事业的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,所以当时人民对他作出了很高的评价:“元元黎民,得免于战国,逢明天子,人人自以为更生。”人民把他看作使自己“更生”的“明天子”。这个评价是再高不过了。

秦始皇的过错在于:统一事业完成之后,他不但没有继续发展大好形势,反而违背了当时人民的愿望,倒行逆施,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遭到严重的破坏。

造成秦始皇过错的原因主要有四点:

一、极端专制主义。秦始皇错误地认为,统一事业的各种成就,完全是他个人的功劳,他根本看不见历史规律的作用,也看不见人民群众的作用。所以,刚刚统一中国,他就自称“皇帝”“以为自古莫及己”。从这个思想中又派生出另一个思想,即把整个国家视为自己的私产,作终身的皇帝,还要把这种私产传之子孙万世。

二、破坏法治精髓。法治的进步性首先在于以法治国,而不是以权势治国。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,立即破坏了这个精简,瘟帝的个人意志就是法律。所谓“专任狱吏”,“乐以刑杀为威”,一句话,就是以权势治国。结果,弄得“天下畏罪持禄,莫敢尽忠”。大臣离析,群小横行。同时,秦始皇还恶性发展了法家的某些政策和措施。他把商驶的严刑峻法发展到了极端。商鞅主要是用来对付宗室贵族的,秦始皇却用来对付广大人民。

三、没有认清历史形势的转变。政治理论和方针政策,应该根据历史形势的变化而改变。统一事业的完成是一个历史转折点。在这之前和在这之后,从政治理论到方针政策,都应该有所不同。以前的任务是:削平割据,建立统一国家,颁布统一制度。以后的任务是:巩固统一政权,促进生产,发展大好形势。可是,秦始皇没有认清这个历史性的转变。他滥施刑罚,把大批人民变为徒隶。他兴师动众,使广大人民不能安居乐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,社会经济陷于停顿。他焚书坑儒,使学术文化遭到窒息。结果,引起了各阶级和各阶层的不满和反对。人民失望了,商人倒楣了,地主阶级也因得不到劳动人手而不满意了。再加上山东六国的复辟势力、社会上奴隶主残余势力、法家以外的各种势力的反对,结果,秦始皇变成了真正的“孤家寡人”!

四、政治胸怀日渐狭窄。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,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点上,那就是如何巩固万世一系的家天下,如何保持骄奢淫佚的帝王生活。政治胸怀变得越来越狭窄。他认为法家政策能够帮他巩固家天下,他就猛烈推行法家政策。他认为阴阳五行思想能够帮他确立正统地位,他就大力运用阴阳五行思想。他认为神仙方术能够帮他延长帝王生活,他就味追求神仙方术。此外,诸子百家,他都一概排斥。

秦始皇的过错,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个人,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。首先,秦始皇的统一事业是以武力自上而下急风暴雨式完成的,而不是自下而上社会革命的结果。因此,许多矛盾得不到真正解决,秦始皇本人也得不到深刻教训。其次,在空前广阔的领土上,第一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,没有经验可以借鉴。在古代交通和通讯还很简陋的条件下,要巩固这样的政权,的确是相当困难的。最后,秦始皇毕竟是剥削阶级的代表。剥削阶级的本质就是荒淫残暴,在一定情况下,这种本质就会充分暴露出来。这就是所谓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